发布时间:2018-01-13 16:40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要求解决小洋动迁居民子女就学、升学难的议案 | |
年度: | 2016 |
案由分类: | 科教文卫方面 |
案号: | 22 |
议案领衔人: | 董亚飞 |
附议人: | 10名代表 |
案由: | 关于要求解决小洋动迁居民子女就学、升学难的议案 |
内容摘要: |
现在居住在上海的小洋动迁居民中,嵊泗籍居民共有1700多人,这些居民的子女有80多名在南汇就读小学(在外围读书的约有50多名)。根据上海市出台的新政:子女要在上海就读的,父母必须在上海交纳社保。导致部分小孩连小学都无法就读,也不能在上海参加高考。 一、背景原因: 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需要,小洋人民响应政府号召,全岛1423户3500余名小洋群众离开祖籍,异地搬迁。当时政府规定:1、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必须落户嵊泗;2、选择到港口学校就读,必须落户嵊泗。因政策制约,导致这些家庭的子女现在无法享受上海就学政策。 二、要求解决就学问题的重点对象: 1、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子女。他们带头动迁,为小洋提前动迁重大贡献,却因政策限制没有享受到任何动迁政策,造成他们的子女就学困难。 2、上港集团工作人员子女。他们虽然不是高学历、高技术人才,也为上海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享受到上海的优惠政策也是合情合理。 3、居住在上海方向的嵊泗籍部分居民,以捕鱼、打零工为生,这部分居民的子女连小学都无法读书,到外地读书又无人照顾。 三、建议要求 目前这些无法在上海本地就学的孩子不同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农民工进城是为了谋生,他们故乡、亲人在,小洋居民子女来到上海是原籍被征用了,虽然没有户籍,却在上海扎根定居,不能同其他外来人员相提并论,希望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能积极与上海方面加强沟通,积极妥善解决小洋动迁居民子女就学、升学难问题。 |
主办单位: | 县教育局 |
类别标记: | A |
复函: | 董亚飞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要求解决小洋动迁子女就学、升学难的议案》已收悉。现将议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在嵊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小洋山居民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与嵊泗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洋山居民子女就学问题,曾多次赴上海进行沟通协调。2014年,县委县政府专门安排接待日活动,就小洋居民子女就读听取小洋群众诉求,之后县委领导又赴上海进行沟通。2015年,县教育局积极与上海对口部门衔接,洋山镇高度重视,走访小洋居民家庭,摸清上海就读子女情况,及时了解家长需要,耐心宣讲有关政策。由于2014年开始,上海在原来基础上出台了新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管理办法,2016年,经多方沟通,了解到上海方在就读政策与政策条件上延续了之前的规定,门槛高,要求严,根本无法解决小洋山居民子女就读问题。 在无法解决的前提下,县教育局做了认真研究,继续采用2015年所确定的办法,就小洋居民子女就读问题作出如下安排: 一是在沪的小洋居民子女如来嵊就读,县教育局将作出统筹安排,让每个学生有书读,读好书; 二是考虑到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五四制,浙江实施六三学制,所以来嵊的小洋居民子女将安排到菜园三小就读六年级,毕业后按初中学区划分,就读海星中学; 三是就读六年级期间食宿安排在县初级中学,县教育局选派生活教师进行管理; 四是就读六年级期间,家长在对子女生活照顾方面有什么要求,县教育局尽最大可能加以解决。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365娱乐场投注_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_比分365网页版教育局 2016年6月13日 (联系人:刘建军,联系电话:5082693) |
反馈意见: | 基本满意 |
A-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已解决;
B-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
C-所提议案建议问题因条件、政策所限,近期尚不能解决;
D-所提议案建议未被采纳或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