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5 02:13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建造嵊泗渔俗博物馆的议案 | |
年度: | 2017 |
案由分类: | 科教文卫方面 |
案号: | 62 |
议案领衔人: | 许 军 |
附议人: | 12名代表 |
案由: | 关于建造嵊泗渔俗博物馆的议案 |
内容摘要: |
我县是重点渔业县,一直以来坚持以渔稳县的战略,渔业捕捞历史悠久,渔业从业人员较多,积累了大量的渔俗、渔史、渔风、渔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嵊泗特色的海洋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海洋文化正是我县乡愁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稀缺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好海洋文化,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县渔业、旅游业和鱼品加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留住了渔村文化的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县的海洋文化正在逐步消亡,例如渔歌号子、渔绳结、传统服饰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懂的人越来越少,传承和保护更是迫在眉睫。从全市范围内来看,舟山博物馆和普陀区博物馆均设有舟山海洋渔业陈列室,普陀区朱家尖有舟山海洋科技馆,岱山县有中国海洋博物馆、中国盐业博物馆等,这些展馆对海洋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县一直没有博物馆。 因此,我们建议建造一个高质量的渔俗博物馆,不仅能有效保护和传承海洋文化,促进我县渔业和旅游经济发展,更是建设“乡愁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我们建议将渔俗博物馆的选址放在黄龙,理由有三: 一是黄龙是我县渔业重点乡镇,拥有大小捕捞渔船236艘,其中60马力以上捕捞渔船151艘,包括帆张网船113艘。还有远洋鱿钓、近洋涨网等多种作业方式,占全县三分之一,有着良好的渔业文化群众基础。 二是黄龙历史悠久,渔业文化特色鲜明,渔用绳索结、传统船模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鱼货加工、石屋建造等传统手工技艺,渔歌号子、民间小调等口头文学以及传统渔业生产技术、渔网、渔具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是黄龙旅游资源丰富,岛上人文古迹、石屋石景星罗棋布,自2015年以来,黄龙大力发展东海五渔村旅游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嵊泗渔俗博物馆的落地更有助于黄龙旅游的发展。 海洋渔俗文化镌刻了海岛、渔村和渔民的生活轨迹,记录着嵊泗人向海为居,以海为生独特人文历史,是我们每一位嵊泗人的“乡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建造一座高水平、高质量的黄龙渔俗博物馆,保护传承海洋渔俗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
主办单位: | 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
类别标记: | B |
复函: | 365娱乐场投注_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_比分365网页版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关于县人大十七届一次会议第62号议案的答复 许军代表: 您的《关于建造嵊泗渔俗博物馆的议案》已收悉。首先,我们非常感谢您和您所在代表团对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接到您的议案,我们作了专题研究,拟定了议案的办理方案,并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结合嵊泗实际,进行了调研,现将议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请审阅。 黄龙乡是我县重点渔业乡镇,渔业捕捞历史悠久,渔业从业人员较多,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历史遗存和渔俗文化。多年来,我局十分重视黄龙乡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2008年,开展对黄龙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采用实地走访、重点调研等方式,排查、整理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07项。每年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黄龙小学和省级非遗项目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传承人刘友久的传承工作给予资金保障和扶持,并建立刘友久非遗传承工作室。2016年我局对黄龙乡多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进行修缮。 关于您提出的将渔俗博物馆的选址放在黄龙的问题,因为鉴于黄龙乡建设用地、经济状况、地理位置等原因,现阶段在黄龙乡建设渔俗博物馆有一定困难。根据美丽海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思路,黄龙乡拥有美丽的石屋建筑群、丰富的人文古迹、传统的海鲜制作作坊、原汁原味的渔村景色、淳朴的民风、优秀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等等,可以说是黄龙乡整岛就是一个大型的渔俗博物馆,蕴育着丰富的人文和旅游资源。同时,正在建设中的峙岙村文化礼堂开辟了渔俗文化展示馆,集中展示黄龙特色的渔绳结编织、船模制作、海鲜加工、渔俗谚语、渔歌民谣等非遗文化,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海洋渔俗文化资源。今后我局将在工作中更加重视黄龙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黄龙乡文化工作方面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完美融合。 365娱乐场投注_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_比分365网页版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7年6月22日 (联系人:江幼苗 联系电话:5087903) |
反馈意见: | 非常满意 |
A-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已解决;
B-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
C-所提议案建议问题因条件、政策所限,近期尚不能解决;
D-所提议案建议未被采纳或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