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8 16:22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嵊山镇建设“百年渔场”渔俗博物馆的建议 | |
案号: | 38 |
议案领衔人: | 褚 明 |
附议人: | 12名代表 |
案由: | 关于嵊山镇建设“百年渔场”渔俗博物馆的建议 |
内容摘要: |
一、现状分析: 嵊山古称神前山,又名陈钱山、尽山,意为海山于此而尽。是我国东海最东端的渔业风情小镇,位于北纬30°43',东经122°49'。嵊山渔场是全国最着名的舟山渔场中心,全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心点,浙江省最大的鲜活海水产品出口基地,素有“东海渔仓”“百年渔场”美称。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期,曾有六省二市上万艘渔船集聚嵊山渔场,形成了“万船云集嵊山洋,十万渔民下东海”的盛况。嵊山也是嵊泗列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面积2.2平方公里,岛上注重生态保护,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海岛自然风光诱人。蓝天碧海,绿色生态,渔场文化,淳朴民风,吸引着各地游客到此游玩。 为加快“百年渔场·魅力嵊山”品牌建设步伐,提升海岛文化底蕴,让渔场文化不断显现,积淀历史文化,拓迹寻踪,彰显小城镇综合建设成果品位,我们建议在岛上建一个“百年渔场”渔俗博物馆。 二、对策建议: (一)场地选择:要建设百年渔场渔俗博物馆,场地是关键。嵊山镇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全面完成规划建设,人口密集,楼房集聚,陈钱山路主街道二百多家商铺林立。建成区内没有合适场地用来新建渔俗博物馆。经实地调研走访、考察论证,有许多水产品加工企业老厂房众多。部分厂房处于闲置状态,有几处改建后符合渔俗博物馆建设要求,建议对符合条件的厂房进行收购,用于新建渔俗博物馆。 (二)布展陈设:邀请专业设计团队,结合嵊山实际,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制定建设方案,从外观建设到内部陈设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让建成后渔俗博物馆作为嵊山地标式建筑,有效展现百年渔场韵味,提升小城镇颜值,凸显嵊山无穷魅力。 |
主办单位: | 嵊山镇 |
协办单位: |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类别标记: | C |
复函: | 褚明等12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嵊山镇“百年渔场”渔俗博物馆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并结合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意见,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本议案提出的建设嵊山镇“百年渔场”渔俗博物馆的建议,对挖掘和保护嵊山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嵊山渔场文化底蕴,对提升“百年渔场 魅力嵊山”品牌建设具有必要性。但是,在短期内建设“百年渔场”渔俗博物馆存在场地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 一、关于渔俗博物馆选址问题 本议案提出我镇范围内水产品加工企业老厂房众多,部分厂房处于闲置状态,可以对符合条件的厂房进行收购,用于新建渔俗博物馆。对此建议,我镇进行了详细排查摸底,并向县财政、国资部门进行了相关工作汇报。目前,鉴于经费问题,短期内暂时无法完成收购。我镇将继续积极和县财政、国资等部门进行对接,尽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关于布展陈设问题 本议案提出由专业设计团队,结合嵊山实际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制定建设方案。对此建议,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已经逐步对优秀的渔俗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及数字化处理,形成系列的渔俗文化资料。县非遗保护中心每年都组织人员下乡镇,收集和整理有关渔俗文化的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存档,做好文化内容方面的技术支持。鼓励民间收藏者对老影像照片、传统渔用工具、生活用具的收藏,为未来建设渔俗博物馆奠定基础。同时,我镇在《百年渔场-尽山旅游风情小镇规划》中,对未来建设渔俗博物馆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计划在大玉湾渔市风情街工程中,设置百年渔史馆、渔风渔俗中心、文创工作室等区块。 感谢你们对嵊山文化建设事业的关心,欢迎继续为“百年渔场 魅力嵊山”建设献计献策。
嵊山镇人民政府 2019年6月25日 365娱乐场投注_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_比分365网页版
(联系人:徐昕彦 联系电话:13732530803,690803)
|
反馈意见: | 基本满意 |
A-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已解决;
B-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
C-所提议案建议问题因条件、政策所限,近期尚不能解决;
D-所提议案建议未被采纳或留作参考;